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锄禾网|来源: | 2019-09-19 | 次阅读

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 引言

稻渔综合种养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对稻田进行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互促系统,拓展水产养殖空间,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增收、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早在1998年长丰县下塘镇部分农民尝试用0.27hm 2 水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2000年下塘镇稻田龙虾综合种养面积达493.3hm 2 ,成为远近闻名的“龙虾之乡”。2016年,安徽省印发《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实施意见》,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合肥市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形成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2 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经突破2.32万hm 2 ,发展势头迅猛,形成百亩示范点500个、千亩示范片24个、万亩示范区5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3个,养殖面积74hm 2 以上的大县1个。主要以稻虾养殖模式为主,探索稻鳖、稻蟹、稻鳅、稻鱼养殖模式共同发展的局面,全市稻虾养殖面积占85%以上。

2.2 稻渔品牌创建成效显著 2015年“合肥龙虾”荣获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证明商标”,2018年又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全市共注册“下塘龙虾”、 “巢三珍”、 “渔知稻”等龙虾及虾稻商标70余个,其中省级以上商标5个。在全国举办的第1届、第2届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中共获得金奖2项,银奖3项。

2.3 三产融合发展

2.3.1 加工行业稳步发展 合肥丰润食品公司冻煮淡水小龙虾仁年产量200多t,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出口额100多万美元,小龙虾系列产品国内市场销售额近3000万元。巢湖市富煌三珍食品集团、大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龙虾仁、虾尾、虾球等产品出口欧美,畅销国内,年加工龙虾1万余t,出口1000余万美元。

2.3.2 节庆活动有声有色 自2002年以来,合肥市连续成功举办了17届中国·合肥龙虾节,着力宣传推介“中国龙虾之都”城市名片。2017年第16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开捕仪式在长丰县造甲乡举办,同年造甲乡举办长丰县首届龙虾旅游文化节,召开了“让乡村归来” — —长丰县造甲乡龙虾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杜集乡举办了2017安徽长丰首届虾趣旅游节。2018年6月16日造甲乡举办2018年长丰第2届龙虾文化旅游节。合肥龙虾节先后获评中国节庆50强、国家级示范渔业文化节庆等称号,合肥市连续2次(2007年、2017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复评为“中国淡水龙虾之都”这一殊荣。

2.3.3 市场消费异常火爆 以老谢龙虾、阿胖龙虾为代表的合肥“龙虾大王”在全市口碑卓越,在省内外也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合肥市城区品牌龙虾餐饮店160余家,大排档800余家,年消费龙虾达8500t。白金汉爵、喜来登等五星级酒店也把龙虾作为主打美食之一,小龙虾已经覆盖从低端到高端所有消费市场。 “吃龙虾、喝啤酒、谈生意、交朋友”的餐饮文化理念深入民心。

2.4 政策扶持力度增强 合肥市财政2018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虾稻产业发展,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虾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超过3000万元,为虾稻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3 存在的问题

3.1 种业体系不够健全 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种业体系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全市未有统一的优质稳产、多抗广适的专门水稻品种,缺少标准、规范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企业,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小龙虾种质资源调查、良种培育以及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的研发有待加强。

3.2 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经营分散,个体养殖户居多,小作坊式生产,养殖模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未成立或者加入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在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形成合力,对稻田养殖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构成制约。

3.3 三产融合仍需均衡发展 合肥市龙虾加工厂少,规模小,加工产品单一,尤其小规格龙虾加工能力弱,造成产能浪费。此外,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种养基地和餐饮企业之间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供销体系,两者不能有效对接,未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3.4 品牌影响还需深耕挖潜 合肥、盱眙和潜江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龙虾品牌地,对比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节庆影响力、产品品牌等方面,全市品牌建设不足,品牌作用发挥不充分,影响力不够,发展潜力仍需进一步挖掘。

合肥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4 发展对策

4.1 开展种苗繁育攻关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和养殖企业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和新品种引进、筛选,选育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稳产水稻品种和生长快、抗病力强的小龙虾良种。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小龙虾种业体系,培育一批一体化的良种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小龙虾种业。

4.2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培育壮大种养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做大规模,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形成区域性优势产业。组织成立合肥市虾稻产业专家组,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制定稻田龙虾、虾田水稻地方标准,进一步提升虾稻产业标准化水平。组建虾稻联合体,鼓励和引导各类虾稻产业主体,通过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利益链接等方式组建联合体,打造包含一二三全产业链的虾稻产业发展共同体,完善利益带动机制,带动种养殖户增产增收。

4.3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鼓励和引导“龙虾大王”餐饮企业通过直接控股、资金入股、订单销售等方式,建立专属产品直供基地,开展龙虾、虾稻米产品的产销对接,实现产品直供、订单销售、利益共享,还能保障龙虾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对“合肥龙虾”的口碑。畅通线上线下渠道,完善小龙虾线上线下供应链,鼓励小龙虾网店及各种线上平台发展,规范完善龙虾熟食工厂烹饪、冷冻、包装、物流等渠道,拓宽市场渠道,带动产业发展。

4.4 加强品牌创建 实施“合肥龙虾”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制,设置准入门槛,严把质量关。探索成立“合肥虾稻米协会”,推进“合肥虾稻”区域公共品牌注册。积极宣传推介稻渔综合种养公共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产业品牌价值,扩大稻渔综合种养优质稻米、水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4.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从基地、加工、品牌创建、电商、联合体等方面,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经营主体投入为核心、金融信贷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工商资本进入虾稻产业,全面鼓励和扶持支持虾稻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市虾稻产业“3115规划”发展。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