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老把式”变身“新农人”

锄禾网|来源: | 2021-08-06 | 次阅读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吕瑞芳

李聚东的旱地终于“苦尽甘来”了。1100亩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为他带来更多致富的机会。刚见到李聚东时,他正在通过手机查看马铃薯苗长势和土壤墒情,李聚东是定西鲁家沟人。七年前他种马铃薯、卖马铃薯,七年后,他还是种马铃薯、卖马铃薯。只不过,现在的一颗收益顶以前的三颗。

李聚东的田间智能设施

安定区鲁家沟镇,算得上全国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两百毫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十倍以上。李旭东难以忘记,小时候遭遇大旱,家里只能喝十几里外小溪里的苦咸水,难以下咽的苦咸水只要喝一口舌头就发麻。七年前李聚东的全部收入就是地里的十几亩马铃薯,之所以种它,就是因为其耐旱、好养活。

但村里更常见的情况是,大家撇下土地,外出务工。因为连年的干旱使庄稼歉收、绝收。村民只能外出找光阴。

先天不足,后天来补。

从集雨水窖,到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国家全力支持甘肃兴水治穷。尤其是,2014年,翘首企盼半个多世纪的引洮工程一期通水,作为定西最大受益区的鲁家沟镇,当地1万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品尝着清甜的洮河水,李聚东说自己“苦尽甘来”了。如今他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用上了“省水、省肥、省钱、省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他搞起了马铃薯原种繁育。

李聚东操作智能施肥机

这个原种繁育是定西在脱贫攻坚期间培育出来的新产业,经济效益更高,技术含量更高。在政府的帮助下,李聚东索性流转了1100亩土地,组建合作社,开始了“温饱薯”到“致富薯”的华丽转身。李聚东说,自己是赶上好时代,“老把式”变成了“新农人”。

现在,鲁家沟的大多数人和李聚东一样,在家乡的土地上挖起了“金蛋蛋”。李聚东说,五年间,村里外出务工从以前近千人减少到现在300人左右,返乡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瘠薄地变成了增收田,山沟里蹚出了致富路。李聚东的合作社带动了3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鲁家沟镇太平村的付彩霞在合作社打工。她说:“53岁了,还能有份稳定工作,每月挣2000多元,我很珍惜。”

如今贫穷没了,李聚东的皱纹还在。不过,他有自己的新解:“脑门上的皱纹多,是以前过苦日子愁出来的;脸上的皱纹多,是现在好日子笑出来的。”

责任编辑:戴雯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