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新农人“持证上岗”父子兵
锄禾网|来源: | 2021-06-26 | 次阅读
6月22日,刘奎甲在梨园里操作机械为梨树施肥。 今年65岁的刘玉东家住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章台镇鱼堤村,当地有悠久的梨树种植传统。刘玉东自小跟随父亲穿梭在梨园里,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掌握了过硬的梨树管理技术。受家庭影响,刘玉东的儿子刘奎甲2012年从邢台市农业学校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乡跟随父亲种植梨树。2018年,经过严格的考试,刘玉东父子在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中双双被评为“农民助理技师”。 “这个职称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我们更有底气指导别人了。”有了新身份,刘玉东父子信心大增,他们被多家梨园聘为技术顾问,每天忙着剪枝、修树、教授技术……父子俩先后为当地10余个梨园、300多名工人进行了技术指导。“希望有更多农民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走上科技兴农之路。”刘奎甲说。 如今,河北威县已有357名梨农“持证上岗”。他们不仅管理自家梨园,还和刘玉东父子一样将农业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帮助果农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6月22日,刘奎甲在梨园里操作机械为梨树喷洒农药。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6月22日,刘玉东(右)、刘奎甲在梨园里查看梨树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6月22日,刘玉东(左)、刘奎甲展示《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和《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6月22日,刘玉东(右一)、刘奎甲(左二)在梨园和梨农一起将肥料放入施肥机。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6月22日,刘玉东(前)在梨园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6月22日,刘玉东(右)、刘奎甲在梨园里查看肥料配比情况。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艰苦奋斗 投身扶贫事业和乡村
卖掉6套房创业种葡萄,90后新农
乡村振兴路上“新农人”
为果农服务 与果农共赢——新
甘肃“新农人”吆喝“土味”寄
一对新农人,田间比翼飞
蓝山“新农人”成乡村振兴“生
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竞风流—
“新农人”回乡创业 年售大米8
潘苗苗:小岗村的“新农人” 乡
潘苗苗:小岗村的“新农人” 乡
深圳“新农人”吴迪:让机器人奔
数字农业时代遇见海南“新农人
新农人放下锄头拿起平板,在智慧
莱州80后“农二代”放下锄头拿
莱州80后“农二代”放下锄头拿
温铁军的学生石嫣:博士毕业后回
这位凉山新农人在拼多多上卖石
极飞科技宣布开启“30万科技新
“智囊团”为辣椒植入科技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