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蓝山“新农人”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锄禾网|来源: | 2021-06-09 | 次阅读

找准路子 增收在望

——蓝山“新农人”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本报通讯员 杨雄春

6月8日,夏日骄阳。蓝山县塔峰镇岭脚村,谭盛波带着20多名菜农在冬瓜地里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只有26岁的谭盛波,已返乡种蔬菜5年多,通过发展香芋、冬瓜等产业,从地里“刨”出利润100多万元,成为村里赫赫有名的“新农人”。

近年来,蓝山县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一大批敢闯敢干的“新农人”依托蓝山“楚尾粤头”的区位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办家庭农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跟着党支部干,没错!”

这两天,蓝山县土市镇泉塘村早熟西瓜陆续成熟,80后瓜农程新亮早早起床采摘西瓜。“泉塘西瓜名气大,上门订购的客商多。”程新亮乐呵呵地说,“村党支部引进早熟西瓜品种,带领大伙种西瓜奔小康。跟着党支部干,没错!”

泉塘村地处蓝山县东部,周围的小山坡属红土壤,土质疏松,种出来的西瓜又沙又甜。村党支部发现这一现象后,统一规划发展西瓜产业,由村党支部副书记程少良带头从外地引进、培育优质西瓜种苗,并向村民传授西瓜种植技术。经过近20年发展,泉塘西瓜已发展到5000余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西瓜,亩平增收4000多元。

泉塘村党支部因势利导,2017年在西瓜采收时举办首届西瓜节,吸引游客上门体验“西瓜宴”,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目前,泉塘西瓜节已连续举办四届,“泉塘西瓜”的名气越叫越响亮。每年西瓜才刚成熟,上门采购西瓜的货车已经排成排。

“今年上半年雨水多,西瓜产量有所减少,我不担心西瓜销路,只怕不够卖。”25岁的程立军顶着太阳采收西瓜装车,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程立军准备明年继续扩大西瓜种植面积,钻研种植技术,争取增产增收。

 闯出农旅融合新路

在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80后党员牛昌进和村民在冬瓜地里为冬瓜授粉、整理枝条。眼下,牛昌进的优质冬瓜已开始挂果,再过一个多月就能采收。

“由于气候的差异,蓝山的冬瓜上市刚好比广州的晚一茬,待我们采收时,那边的冬瓜刚结束,我们的冬瓜在广州俏得很。”牛昌进2016年从广东引进优质冬瓜种植,实行“冬瓜+水稻”轮作。经过5年时间,冬瓜面积已发展到80多亩,亩平纯利润达5000多元。尝到了种冬瓜甜头,牛昌进准备扩大冬瓜种植面积,发动更多年轻人种冬瓜增收。

毛俊村坐落在俊水河畔,地肥水美。这几年,一批敢闯敢干的年轻党员冲在前头,通过发展香芋、冬瓜、莲子、葡萄、八月瓜等特色果蔬种植,带出了一批致富能手。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质,毛俊村深耕乡村旅游,把百家姓文化与农业采摘、乡村休闲结合起来,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新路,先后举办了荷花节、美食节,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成为游客争先打卡的“网红村”。

今年,毛俊村还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与毛俊村相隔仅10分钟车程的毛俊水库今年也将下闸蓄水,有望为毛俊村乡村旅游再添一把火。毛俊村党总支书记唐昭敏说,村里正在进行环村道路建设和沿路绿化美化,准备迎接新一轮乡村旅游潮的到来。

“抱团”种粮带出大米产业链

芒种时节,早稻禾苗在阳光下拔节生长。在蓝山县塔峰镇雷家岭村,80后种粮大户陈昌军操作手柄在田埂上“指挥”植保无人机杀虫,半天能杀100多亩,又快又好,脚不沾泥。“用上高科技,种田越来越轻松。”陈昌军笑着说。

2010年,家住塔峰镇牛路脚村的陈昌军看到乡村干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一辈农民每天起早贪黑忙碌,一年到头存不下几个钱。受到广东沿海一带率先推广机械种田的启发,陈昌军毅然从广东辞工回到家乡,与好友封海飞等人合伙成立同心种植专业合作社,买回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抱团”发展优质稻产业。经过10余年发展,合作社种粮面积由800亩发展到4万多亩。陈昌军还与人合股成立舜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办大米加工厂,加工的优质大米畅销全省各地,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种粮效益。

今年,陈昌军还扩建了2座育秧大棚,占地20亩的大米加工产业园建设正酣。目前,已实现粮食生产自主育秧、机耕、机插、机收、烘干、加工“一条龙”。陈昌军介绍,大米加工产业园建成后,将新增冷链物流和仓储设施,提升大米加工能力,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升级。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