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印遇龙为补足农村环境短板支了这些招
锄禾网|来源: | 2023-03-11 | 次阅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志强 | 全国两会报道
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业大国,现阶段这一领域仍面临着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种养脱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受访者供图)
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科技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支撑当前畜禽养殖业及关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污染等制约了我国养殖业升级换代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给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
印遇龙认为,如何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变废为宝、消除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我国应当推动生态养殖与种养结合,有效缓解养殖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养殖业及关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他认为,要从畜禽养殖源头减控提质、粪污处理过程综合控制等环节,开展基础研究、数据积累、集成示范,解决规模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负荷高、处理水平低等现实瓶颈问题。
对此,印遇龙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国家有关部门设立“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研究”国家重大研发专项,组织全国力量协同攻关,形成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体系和支撑体系。
第二,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国家行动五年计划,合力办好“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的公共事业。
第三,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促进法和执行巡视制度,明确国家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范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种中药材养蜜蜂 走出生态致富
“种养结合”让农业生产在循环
贵州落别乡:盘活闲置土地 发展
贵州落别乡:盘活闲置土地 发展
“种养结合”让农业生产在循环
安徽阜阳:鱼菜共生种养结合 金
种养循环走出绿色发展增效新路
甘州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新路
种养结合!达镇整合资源促发展
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初见
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初见
有机农业种养结合是未来可期的
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初见
四川眉山:扩面增产提质增效 “
武都区粪肥还田为绿色种养循环
武都区粪肥还田为绿色种养循环
靖远:种养结合 找准循环农业新
夏河县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
黑石头镇:种养结合齐发展 增收
牧原集团:种养循环新探索 助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