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绿色融投 > 田园综合体 > 正文

打造乡村振兴“双引擎”——桂林持续推进“书记工程”和田园综合体建设

锄禾网|来源: | 2021-04-14 | 次阅读

桂林日报记者汤世亮

行走在桂林的山水间,一个个活力小镇、一座座美丽村屯,绘成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到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桂林将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无缝衔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桂北大地欣欣向荣。

2013年以来,桂林市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以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为突破口,发挥示范乡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桂林广大农村面貌一新,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在桂北大地迅速崛起。

2019年,桂林在全区创造性地成批次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载体。田园综合体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成为驱动桂林乡村振兴的“双引擎”。

“书记工程”:扮靓桂北乡村

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干净的青石板路绕村一周,青砖灰瓦的村舍在绿树掩映中……如今,如果你去临桂区会仙镇走一遭,定会为会仙镇优美的风景所陶醉。

自2014年被列为桂林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镇以来,会仙这座古桂柳运河畔的千年古镇重新焕发光彩。“镇上现在变化好大了。街上都装上了路灯,出门再也不用带手电筒了。”在镇上生活了一辈子,年过七旬的陈老伯对会仙街上近年来的变化颇有感触。而家门口新建的山水公园则让陈老伯也过上了城里人晚饭后散散步的惬意生活。

“改造既重‘面子’,也重‘里子’。”临桂区会仙镇党委书记黄炬全介绍,会仙镇修建学校、交易市场,按中心医院标准建卫生院,采用青瓦白墙对镇区700多户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镇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2.7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由5000多人发展到1.1万人,会仙城镇向心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会仙镇的变化,不过是桂林在广西率先启动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13年,桂林市委、市政府针对桂林市县域多、小城镇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在广西率先提出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的战略构想,要求每个县(包括雁山区、临桂区)每年选择1—2个乡镇,由县(区)委书记负责联系重点推进,走出一条具有桂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这项桂林城镇化建设历史上投入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民生工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书记工程”。

截至目前,桂林已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分五批建成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74个,数量占全市乡镇总数55%,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成区总面积由12.8平方公里扩大到69.3平方公里,增长5.4倍,常住人口由6.71万人增加到45.15万人,增长6.7倍。统计数据显示,桂林市2019年城镇化率为50.9%,与2012年41.8%相比,年平均增长1.1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自治区年平均增长水平。

如今,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在桂北大地迅速崛起,让“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建设步伐迈得更坚实。

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把祖屋租出去一个月收入2400元,还可以在里面做工,以后还有分红。”说起村里的变化,永福县罗锦镇崇山村村民李传君满脸笑容。2019年4月以前,李传君一家还居住在祖辈传下来的老房子里,过着传统农耕生活。如今,他和家人已住进政府帮村里统一规划的新房,老房子出租用于旅游开发。

崇山村虽然历史底蕴深厚,但经济底子却十分薄弱。2019年以前,整个村子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以种植水稻、柑橘等传统农作物谋生,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2015年,崇山村被认定为自治区级贫困村。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田园综合体作为桂林实施乡村振兴主抓手的设想,让崇山村孕育了新的发展希望。”谈起近来崇山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罗锦镇党委书记李天民如是说。据他介绍,随着永福福寿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如今,崇山村实现了水泥道路全覆盖,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篮球场、戏台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通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村屯风貌改造、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改造、村口小公园等工程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巩固脱贫攻坚和“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成果并提档升级,同时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衔接,2018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田园综合体的设想,旨在打造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新载体,将其与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一道,作为推进桂林乡村振兴的“两大书记工程”。

根据规划,从2019年起,桂林在全区率先整市规划、成批次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每个县(市、区)每年建成一个以上,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田园综合体覆盖全市所有乡镇。

围绕桂林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以全面创建市级田园综合体为抓手,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的决策,各县(区、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加快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为全市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价值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新动能。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造,至2020年,桂林市第一批17个田园综合体基本建成,共覆盖102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屯),规划面积492.93平方公里,核心区人口总数20.84万人,取得了明显了综合效益,发挥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如今,已通过市级验收的17个田园综合体区域内均培育了以种植业与休闲农业为主的1—3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90%以上农产品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或授权使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区域内500个自然村屯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提升,公共服务更为便利,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区域内农民不仅有了经营收入,还可以享受租金、分红,比其它村农民收入高出20%以上,实现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