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绿色融投 > 特色小镇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特色小镇

锄禾网|来源: | 2021-08-18 | 次阅读

核心提示

  红色苏区,生态黄布。黄布镇位于龙川县南部,是龙川第一个红色政权组织——仙寨乡欧江村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涌现了黄觉群、黄超凡、黄伯隆等一批革命先驱,是河源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孕育了黄石华、黄麟书、张增文等龙川历史名人。

  近年来,黄布镇党委政府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家园建设,营造了干群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把黄布镇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抓党建引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近日,黄布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们一起来到欧江村“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教育基地,在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走过的艰苦历程。通过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们更加坚定了对党务工作的热爱、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为建设好幸福黄布镇,发挥好党员带动作用,黄布镇利用镇级党校做好党员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党支部班子的党性修养。今年以来,黄布镇镇级党校共举办党建大课堂5期,培训党员543人,开展各类培训班及专题党课5次,培训党员295人,有力提升了黄布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黄布镇以学习为重要抓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助推党建工作水平上升。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领导能力。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是黄布镇党员干部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深入基层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黄布镇党委书记邹伟周说道。

  近日,记者走进龙川县黄布镇金鱼村,一批昔日的撂荒耕地如今重现生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干部、群众劳作的身影,撂荒耕地披上了“绿装”。

  金鱼村党支部书记黄国炎表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以及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下,村民们的复耕复种积极性被大大激发,掀起一片复耕复种热潮,据悉,金鱼村预计将复耕复种撂荒耕地500亩。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村里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水田土地撂荒现象较严重。为保护粮食安全,捧好“饭碗”,保护好环境。前段时间,龙川县开展“十万党员干部返乡”行动,全县党员干部志愿者以文明志愿服务的形式,联合镇、村干部有序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

  工作开展后,黄布镇高度重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全镇各包村工作组全部下沉到村,与村“两委”干部逐家挨户上门对撂荒耕地图斑逐个实地核查、逐个分析原因、逐个提出整改方案,并通过横幅、公告栏、微信和下发通知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相关政策宣传工作,大力营造统筹利用撂荒地的良好氛围。

  凝聚发展力量,乡贤助力家乡建设

  时至初秋,宦境村已是葡萄飘香。村里有一片占地20亩的葡萄园——番径葡萄园,里面种植有夏黑、户太八号、阳光玫瑰等多种葡萄,部分葡萄已经收获上市。还未采摘的葡萄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尝一口,唇齿留香,特别“香、脆、甜”。据了解,这片葡萄园是由宦境村的乡贤黄佰强带领乡亲们开创种植的。

  宦境村是黄布镇最偏远的行政村,是龙川境内韩江河支流的发源地。村庄四面环山,耕地较少,人均不到二分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中生活的人口仅占1/4,且多数为老人和孩子。挣了钱的村民,有的回家盖起了新房,更多的是全家搬去了城镇。宦境村一度荒废、寂寥。

  乡村振兴的铿锵号角,唤醒了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在黄布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外出游子关心并参与到家乡的建设。

  “感谢党的好政策,谁不希望家乡好,能为家乡出一份力感到很光荣。”黄文辉是黄布宦境村的杰出乡贤、东莞市(龙川)商会会长,对于家乡的建设积极主动、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团结带领其他外出乡贤助力家乡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建设。

  自2017年起,宦境村的乡贤们以捐款和认捐等方式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家乡一河两岸改造、进村道路改扩建、群众文体广场、老人活动中心、学校、桥梁、环山道路、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走进宦境村,犹如走进了一个田园生态公园。进村道路是6米宽的水泥路,村中有小型公园、运动场、文体中心等,一河两岸的黄花风铃热情绽放,河中鱼儿成群游动,一群灰鹅在水中嬉戏,村民在农田里忙碌——现代元素与传统种植在这块热土上碰撞出活力和振兴。

  在黄布镇,像黄文辉、黄佰强这样心怀家乡的乡贤特别多,他们为黄布镇的乡村建设、家乡振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将持续把乡贤文化做优做强,进一步凝聚起共建美丽宜居黄布的强大合力。”黄布镇镇长袁新卫说道,当前,黄布镇党委政府正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居主导、社会协同、大众参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宦境经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事实上,“宦境经验”已经在黄布镇其他行政村开花结果。金鱼村的杰出乡贤张文斌等人捐款600多万元,支持家乡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美丽庭院”,积极扮靓乡村

  庭院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需要美丽庭院点缀。房前有果园,屋后有菜园,出门有花园,散步有小公园。走进黄布镇各村,处处可见“四小园”的美丽乡村风光。而金鱼村的“四小园”建设则更加可圈可点。

  据悉,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金鱼村以“四小园”建设为抓手,鼓励村民盘活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告别门前“脏乱差”,打造了极具本地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景线,让乡村亮丽起来,让群众幸福感满满。

  近年来,黄布镇村积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四小园”建设如火如荼。“四小园”建设是黄布镇整治人居环境工作的一大抓手。据悉,该镇在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的必选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美丽庭院”建设评比、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让乡村振兴工作往深里走、实里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留住青山绿水,打造美丽乡村,黄布镇开展“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效果明显。

  据统计,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黄布镇共清理生活垃圾3462吨,拆除破旧泥砖房2367间,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改造农村卫生户厕6059户,建立11座标准化公厕,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点7个,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经过综合整治,黄布镇349户获评“美丽庭院”示范户,处处可见“四小园”美丽乡村风光,村民们过上了房前有果园、屋后有菜园、出门有花园、散步有小公园的生活。

  繁荣乡村文化,凝聚乡村“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黄布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据介绍,黄布镇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近年来,在外出乡贤们的鼎力支持下,黄布镇所辖各村先后成立教育基金会,累计筹得教育基金1078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补贴、学生助学上。奖学奖教的举措为全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人才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同时,黄布镇积极推进“南粤家政”“广东技工”“南粤师傅”工程,提高农户就业技能,带动劳动力(尤其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和稳定就业。发展本地人才,引进外地人才,各村配备大学毕业生后备干部,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各项举措齐推进,村民上下一条心,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黄布镇成立了7支由村民理事会成员、党员干部、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团队积极入村入户,引导广大农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为乡村建设添内生动力,为建设好美丽家园添砖加瓦。结合“百姓宣讲”工程,建设有学习场所、学习计划、宣讲队伍、配套资料、学习记录、学习成果的“六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法律、讲礼仪“六讲”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农村思想道德传播阵地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黄布镇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除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外,黄布镇还编纂了镇志,全面记述黄布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镇志的汇编为保存黄布镇资料、传承文化、服务当代、垂鉴后世提供物质载体,直观明了地展现当地民俗文化,留住了历史,守住了乡愁。

  如今的黄布镇,乡村美如画,乡风文明,村民乐开花。黄布镇以强党建为引领,美化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早日把黄布镇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美丽的特色小镇,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黄布镇概况】

  黄布镇位于龙川县南部,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56.144平方公里。下辖宦境、大广、松洋、金鱼、新布、欧江6个村委会和1个街道社区,全镇总人口约3万人。耕地面积5178亩,山地面积5496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油茶、花生、玉米、番薯等作物。金属矿、瓷土、石灰石、滑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河惠莞高速公路贯通全镇,并在欧江村设有出入口。

  【红色历史】

  黄布镇是一块红色土地、革命老区。欧江村是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村”,也是广东省古村落之一。1925年,黄觉群等人随第二次东征军回到龙川,传播革命思想,领导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欧江村在龙川的红色革命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龙川第一个农会组织——欧江塘耙屋农会;龙川第一个红色政权组织——仙寨乡欧江村苏维埃政府;黄觉群、黄超凡等人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组建龙川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龙川特别支部,并积极组织谋划东江上游地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鹤市武装暴动。随后,龙川工农群众武装在全县以星火燎原之势开展起来。

  ■策划:陈小玲甘国科邱志飞

  ■组稿:本报记者苏勇军陈思芬特约记者曾祥太

  ■摄影:本报记者冯晓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