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锄禾有机3.0 > 有机生活 > 正文

有机农业:如何适应双循环战略

锄禾网|来源: | 2021-06-19 | 次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健康日趋关注,有机食材也受到青睐。日前,中国食品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疫情期间有机农产品销量增长迅猛。那么,有机产业在疫情中的表现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进入了深度发展期?目前产业发展存在哪些瓶颈?双循环大背景下又该如何发力?


有喜有忧 有机产业未来可期


  
一些大型有机种植企业去年在国内的销售势头很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企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鱼企告诉记者,除了疫情初期货运受阻外,去年生产的有机产品销量大幅增加,部分品类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她表示,在既没有做宣传推广也没有开拓渠道的情况下,市场“做起来了”。福建省沈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宝介绍说,因增加了供应渠道,去年公司销售状况良好。

  
江苏省江苏鸿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兆朴也表示,去年国内有机稻米销量有所上升,但出口受疫情影响较大,出口订单大量取消。

  
中小企业的销售情况则略有不同。浙江向明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向明、北京良之悦科贸有限公司创始人肖健等表示,去年销售相对平稳。山东东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戴江云则表示:“疫情暴发后的两个月里,我们生产的有机产品供不应求,销量是往年的五六倍。之后,销量和往年相比就没有太大区别了。”

  
尽管销售情况有喜有忧,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有机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有机产业发展机会已经来临。北京现代有机农业创新技术战略联盟主席戴焕忠表示:“疫情让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步改变,我居住的小区曾一度出现了大量订购有机食材的现象,朋友聚会也更愿意选择使用有机食材的餐厅,这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国际有机联盟亚洲理事会主席周泽江认为,从全球市场看,有机产品的消费需求及销量都明显增加,但疫情是否对有机产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目前很难下定论。“疫情只是让销售增长明显,对整个产业发展没有带来根本性改变。但有机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很有前景。”他补充道。

  
品牌营销专家韩志辉认为,疫情期间人们时间相对宽裕,部分群体对有机产品的关注度提升,说明前景不小。他进一步指出,有机产品本身价格高,但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价值感和体验感不明显,如果叠加功能性,比如富硒等,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提升附加值 技术和市场仍是两大瓶颈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5—2019年,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年均增长率达13.76%。有机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困难、产业分散、上下游不畅、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

  
2020年年初,中国农业大学一项关于“有机农业产业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近20家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产品销售乏力、缺乏技术人员等问题,经营管理人才更是短缺。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朱立君表示:“我去了不少农场,通过交流发现,农场做得好,一定是售后和服务做得好。一些农场,除了产品卖相不好外,思想认识也有待提高。”有机农业生物技术专家朱安妮表示,“部分企业技术不成熟,种出来的产品品相不好,售价还高,消费体验不好。

  
2020年九十月份,我考察了全国各地十几个农场,发现做得都非常有特色,一些配套的文旅项目销售状况良好。很多农场都成为当地政府推广的学习样板。”朱安妮认为,只有不断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才能做大众都消费得起的有机产品。

  
周泽江认为,目前制约有机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依然是技术和市场。很多有机从业者对技术重视不够。没有合适的技术,产业发展无法持续下去。

  
另外,对中小企业来说,因缺乏规划,有机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加上技术不过关导致产品成本高,消费者无法接受,更多是愁卖。

  
“目前来看,市场平台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周泽江认为,无论是技术平台还是市场平台,都需要长期动态维护、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以及多种科技手段来支撑。

  韩志辉认为,有机产业一直“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主要是无法识别真假、认可度低、定价高,同时有机产品存在整体量小、推广力量小等问题。

  
从产品的角度看,很多企业将有机作为全部卖点可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应包含其他的品牌价值如包装、设计、口感、体验感等。从营销的角度看,一个产品的渠道覆盖程度、产品的便利程度、推广的力度等都是影响销售的关键因素。

  
相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和销售的薄弱,大企业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渠道以及销售上都更有优势。

  
赵鱼企表示,公司有相对成熟的技术、配套的深加工产业及核心技术标准,使得有机农产品不仅在产量与质量上保持优势,也提升了有机产品的附加值。“中小企业应该沉下心来,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生产并做好有机认证。”

  
赵鱼企建议,“真正的有机产品是不会出现滞销的,我们公司有116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核心的技术和严格的标准;公司通过了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的有机认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成本,但有机认证是有机产品销往各国的通行证,目前公司的产品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蔡宝表示,公司在福建、宁夏、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两万亩的生产基地,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配套的深加工产业。孙兆朴也表示,公司有相对成熟的虾稻种养技术和深加工产业园。

  
此外,资金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点。孙兆朴提出,希望政府做好市场宣传引导的同时,降低融资门槛。戴焕忠认为可借助金融工具改善有机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现代有机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罗发洪提出一个产品、技术、市场证券化(股份化)的创新构想,目前,联盟已联合众多企业机构等发起成立全国有机产业联盟联席会,聚焦“做集采、打爆品、建平台”,将分散的技术、市场、人才、资金有效组织起来。据了解,现代有机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发起成立有机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基金,助力有机产业发展。

  


持续推进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有机产业在很多地区成为扶贫项目,不仅给贫困地区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也对建设美丽乡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013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全域有机农业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该项目不仅给灵丘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变,也让当地的贫困人口生活焕然一新。

  
2018年,该项目带动1万多户、4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灵丘县也成为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如今有机农业已成为当地一大特色产业。

  
山东惠民润地物华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惠民县孙武街道打造的蛙声小镇,带动当地7个村庄的130多户贫困户脱贫;河北企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有机农业21年来,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带动周边农户致富。企美有机产业加工园规划占地350亩,完全投产后,将带动当地农户通过种植有机农产品实现增收。

  
孙兆朴表示,当地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公司后,留守人员可以到公司打工,大大提高留守人员的收入。未来,还计划启动线上平台,鼓励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与公司合作开展自媒体营销。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顺利结束,巩固脱贫效果和乡村振兴成为新目标,有机产业也将继续助力乡村美、乡村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告诉记者,发展全域有机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

  
针对未来有机产业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纪兵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要重点打通有机生产产能和效率不高,导致有机生产成本高的堵点;

  
要以供给创新实现潜在需求和满足新需求。我国有机产业发展创新要强化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有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中高收入群体是有机产品消费的主力军,是拉动有机产品消费市场的有生力量。坚持引导中高收入群体加深对有机产品价值的认识程度,实现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促进全社会形成消费方式的改变。

  
通过增强中高收入群体对有机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知度,有机产业从业者就能保持有机产业发展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有机产业发展。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