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中药 > 正文

天价片仔癀引争议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下信任危机怎么破?

锄禾网|来源: | 2021-07-24 | 次阅读

最近,一味有着国家绝密配方的中药——片仔癀——被曝出炒到了1600元/粒的天价。

一药难求的同时,资本市场狂欢不止。

数据显示,片仔癀母公司从2020年2月28日的120元/股,上涨到今年6月30日最高465.75/股,用时不过16个月,股价翻近4倍。

一时间,风光无两。片仔癀被称为又一个毛利堪比茅台的“现金奶牛”。

然而,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片仔癀本身,又充满了争议性。

在片仔癀簇拥者眼中,称之为包治百病的“神药”也不为过。蚊虫叮咬抹一抹、喝酒之前来一杯、头疼脑热含一点……

但在反对者眼中 ,片仔癀不过是身披中医外衣的资本游戏,高企的价格更是其“智商税”的一大例证。

网友分享的片仔癀的吃法

备受争议背后,其实是中医药一直以来不受信任的痼疾。

2019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起的一项针对杭州市4家三甲中医医院中医药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对杭州市中医医院了解程度一般,对中医药相关知识不尽清楚。而且,由于市场经济深入,市民因服用“伪中医”虚假产品而出现负作用或贻误治疗者达36.17%,再度降低了对中医的信任程度。

中医药被质疑,谁的锅?

健康界品牌栏目《Boss论健》曾深度探讨过目前中医面临的窘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主任于国泳表示,200年前国内中医一家独大,但中医人在文化传承中,历经坎坷,从而导致中医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

此外,和西方医学中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循证思维不同的是,中医更强调辩证思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中医认为,不同组方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因此,很难直接套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证实其有效性。

注重整体性的中医,其治疗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也是难以获信的一大原因。此前就有反中医人士提出,吃中药和病好了之间只有先后关系,没有因果关系。病好了可能是得益于个体强大的免疫力,不能通过双盲实验的中医并不可信。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杨洪军看来,中药作用模式是全身性的整体调节,而并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人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但激发人体的自愈性是多方面原因。中医的整体调节作用模式如果解释不清楚,这一理论就很难被认可。”

最后,中医药产业也准备不足。草药的种植加工,标准化难、溯源难,继而影响治疗效果;而更下游的服务端,市场供不应求,尤其是优质资源、服务供需不平衡,往往还会出现打着中医旗号的”伪中医“,对市场伤害极大。

为解决中医药困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7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专章形式明确中医药科学研究地位,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

杨洪军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和新范式下的药物研究模式之间,有趋同。对于解决中医药发展问题,新技术或许能从工具层面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机遇。

近日杨洪军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和智能自动化服务企业镁伽的合作恰是一个案例。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杨洪军透露,该实验室围绕中医药领域技术智能升级、中成药复杂作用解析、中药新药筛选等关键领域发力。

“这能回答两个问题:是什么在起效?为什么在起效?这有助于认知中药的复杂体系。”杨洪军表示。

技术手段,能破解信任危机吗?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对于中医药的长久发展意义深刻。

近年来,古代经典名方中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因此,以古代经典名方研发中药复方制剂成为诸多药企的关注方向。

例如以经典名方“小柴胡汤”为研发基础的药品,就有小柴胡丸、片、泡腾片、颗粒等多种中成药剂。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检索,以上剂型对应的获批数量分别为9、4、1、96条。

但实际上,不同经典名方制备工艺、中成药质量可能相去甚远。有研究显示,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软胶囊这三种制剂处方均出自经典名方银翘散,三者处方和功能主治相同,但制备工艺则相差甚远,质量标准也不同。

通过技术手段,中成药质量有望得以印证和提高。而且在国家鼓励“在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推动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及应用”背景下,“对于已经在临床上发挥重要治疗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技术解析有效性背后的机理,并有望增加适应证,为药品开拓出新应用领域。”杨洪军总结。

类似创新已有先例。例如,元胡止痛片原是主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但近年来研究证明其还有抗抑郁的作用,为其进一步实现临床重定位提供了依据。

不过,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或许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高挑战。曾经服务过不少创新药企及CRO公司的镁伽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坦然,中医药相比现代西方医学用药,其成分和作用机理更加复杂复杂,且组方灵活,因此挑战很大。

此外,中医药究竟是否适合以循证医学手段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学术圈也本就有争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何俊余就认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可能加速其“灭亡”。一方面可能导致中医西化而灭亡;另一方面,这种思想指导下揭示出来的真理最多是现代医学的补充,会让中医药在"西医一元观"的误导下走向灭亡。

长期关注大健康领域的卫生政策研究员梁亮亮也认为,中西医理论基础有本质区别,西医循证医学本就有自身局限性,不能让西化将中医原本有效的部分淹没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中医药的有效性真能得到验证,未来可能撬动起更多的商业机会。

近年来,商业保险付费逻辑从“保健康人”逐步过渡为“保人健康”,为此也更愿意为价值医疗付费。中医“治未病”是新医改的重要理念转变,如若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将大大增加保险支付意愿,同时也促使“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落地。

商保已经动了起来。今年5月,泰康在线推出了一款“神农保中药险”,每天仅需0.2元,就能获得1万元的中药保障和45%报销比例。

未来,当中医药的有效性逐步获得验证,“不仅能告诉支付方,也就是保险,药物是有效的;还能告诉药物使用者,也就是医生,药物有效背后的道理是什么。这样的话,破解中医药产业发展困境,就有了有效路径。”杨洪军兴奋地表示。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