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四季养生 > 正文

立秋之后,如何科学养身?这几个养身知识一定要知道

锄禾网|来源: | 2021-08-24 | 次阅读

今年立秋仍处在“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散。但是大家切不可过于贪凉。尤其不能像夏天一样,大口喝冰水。俗话说:“秋瓜坏肚”,对于西瓜、梨、黄瓜、葡萄等性味寒凉的食物,也不宜多吃,以免损伤脾胃。

清除暑湿



清除暑湿的同时还得预防秋燥,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在秋凉时极易出现秋燥。



口喉部位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夜晚发作。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鼻黏膜在秋天也特别容易干燥。

饮食养生

这时候建议大家,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马蹄、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蜂蜜及新鲜水果和蔬菜、瘦精肉、木耳、老鸭肉、鳖肉、青鱼、鲳鱼、黄花鱼、鲍鱼、鳗鱼、银耳、百合、紫菜、莲子、茨实、核桃、乌梅、芝麻等。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大家一定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注意防范“秋老虎”,做好防暑降温,确保充足的睡眠,及时补水,多吃新鲜果蔬。“秋老虎”如果应对不当,很容易给身体带来危害。

健康风险

心血管疾病多发

“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面瘫”多发

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尤其过度劳累后开夜车甚至有饮酒坐车打开窗户的司乘或者在家休息的老年人夜里开窗睡觉,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在“秋老虎”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严重中暑

立秋过后,依旧是中暑高发期,尤其是中暑最严重的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立秋一过,天气将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开始变大,这是自然给我们的信号,是天地之间阳气渐收的表现。秋季养生之道在于养收敛之气,人体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此时应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收敛阳气,肺气得以舒展。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秋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培养定力、专注力,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宜练习打坐、静心、禅修、冥想等。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